日前,華耀光電創業板IPO申請獲得深交所受理,保薦機構為銀河證券,目前已經歷第一輪問詢。值得一提的是,成立不足4年的華耀光電背后為億晶光電前實控人荀建華,而其高管團隊也有多位億晶光電前高管。招股書顯示,公司最近3年經營現金流持續為負數。
資料顯示,華耀光電成立于2019年8月1日,注冊資本2.37億元,是一家專注于光伏產業鏈中單晶硅棒、單晶硅片生產制造企業。
招股書顯示,華耀光電擬發行不超過7900萬股,募集資金29.05億元,將用于建設12GW單晶硅片生產、年產10GW高效N型(異質結)電池等項目。華耀光電由荀建華之子荀耀于2019年在內蒙古投資建立,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荀耀、姚晶、荀建華,3名實際控制人系親屬關系。其中,荀建華與荀耀系父子關系,姚晶為荀耀配偶。
2011年,荀建華控制的億晶光電通過借殼海通集團登陸A股市場。2012年,由于光伏行業遭遇寒冬,億晶光電業績未達預期。為履行巨額利潤補償義務,荀建華不得已轉讓億晶光電控制權,公司實際控制人也變更為古耀明,當時華耀光電尚未成立。
記者注意到,華耀光電多位高管都有億晶光電的背景。如曾在億晶光電擔任董事的姚志中,如今在華耀光電擔任董事、副總經理;身為華耀光電實際控制人、董事的姚晶曾擔任億晶光電控股子公司常州億晶光電科技內審員。
除了董事會成員,華耀光電監事會主席樊麗娟以及公司副總經理、核心技術人員姚偉忠也均有億晶光電背景。
由于上述情況,荀建華被質疑賣掉億晶光電,然后再召集原班人馬上市。不過,億晶光電的組件業務和華耀光電的硅片業務分別處于光伏產業鏈的下游和上游。
2020年1月,億晶光電有意向產業鏈上游拓展,達成收購華耀光電意向,后來雙方未能在收購價款上達成一致,收購終止。
值得一提的是,在荀建華執掌億晶光電期間曾遭遇過監管層多次處罰,而華耀光電并未在招股書中披露。
財務數據顯示,2020年-2022年,公司營收分別為1.47億元、20.87億元、45.63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23.95萬元、2.01億元、2.87億元。由此不難看出,公司最近3年營收和凈利潤均維持較快增長。
盡管華耀光電近3年業績頗佳,但公司經營現金流持續為負。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2年,華耀光電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32億元、-1.46億元、-2.60億元。
對此,公司在招股書中表示,主要原因是公司客戶主要以銀行承兌匯票支付,日常發生額較大、占比較高;公司處于快速發展擴張期,資金需求量持續增大等。如果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長期為負或低于同期凈利潤,將可能對公司生產經營穩定性造成不利影響。